教师风采|以艺载道守初心,教学相长育新人 ——记音乐学院丁姣教师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25-10-30 12:51 点击:

在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有这样一位党员教师:她以歌声为舟,以信仰为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的课堂,回荡着动人的歌声,也流淌着文学的诗意与人生的哲思;她的身影,活跃在专业的舞台,也扎根在党建与育人的一线。她是声乐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更是一位用音乐践行育人初心的共产党员——丁姣老师。从教以来,她始终将“传承艺术薪火、培育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在“艺术为民,教学相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艺魂相铸,声入人心,练声铸魂强信念

“课堂上除了声乐技术,我更加注重的是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感。”在丁老师的声乐课上,练声、吐字只是基础,真正的精髓在于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人文世界。她会系统性地指导学生研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音乐美学理论、鉴赏各类艺术形式,并将这些养分有机融入教学。

在指导学生演绎作曲家黄自艺术歌曲《思乡》时,她不仅讲解气息的连贯,更会与学生们一同品读歌词。如何用声音的“明暗”变化,描绘出“柳丝系绿”的慵懒意境?如何以气息的“流动”感,呼应“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的生机?又如何用音色的“浓郁”饱满,传达“我愿与他同去”的决绝?“歌词让技术拥有了灵魂,让表达更为精准、深刻,也更能打动人。”在她看来,这种对作品内涵的挖掘与人文素养的浸润,是声乐艺术表达的根基,这正是中国传统“乐教”智慧中“乐以成人”的真谛——音乐不仅是技艺,更是人格涵养与生命感悟的途径。

她的学生说“丁老师对专业要求严格,让我们每天在琴房练习1小时,包括基本的谱面学习、发声练习和歌曲学习,还需给丁老师发学习视频检查学习成果。这份严格让我们不敢懈怠,期末专业都有进步,也更有动力学好专业。”

追光践悟,求索无涯,艺海领航探真境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始终把精进艺术、服务人民、传承文化当作不变的追求,希望用每一份行动践行初心。” 在艺术道路上,丁姣老师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她主动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声乐博士论坛,还带领教研室团队走进大师课与公演现场,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拓宽教学视野、打磨专业技艺,并将前沿的声乐理念与方法融入课堂,让学生始终接触到行业最新动态。有些同学感慨:“丁老师总把外出学习的干货带回课堂,从发声技巧到行业趋势,我们跟着她能摸到艺术前沿的大门,学习方向很清晰。”


面对艺术的社会价值,她始终牢记“服务人民”的宗旨,2025年受邀演唱《洞庭音画》主题曲《守护碧水》时,用精湛唱功与深情演绎,将洞庭湖生态保护的主题艺术化呈现,不仅获得省委宣传部高度认可,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教师“以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担当。此外,她还深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主持岳阳市社科项目《非遗视角下岳阳花鼓戏的文化价值挖掘与传承路径研究》期间,带领团队深入民间采风,系统梳理这一地方戏曲瑰宝的当代意义,积极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之道,用扎实的研究与实践,践行着高校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

undefined


心弦共振,春风化雨,倾爱润心育栋梁

课间课后,丁老师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她会细心观察学生“最近是否胖了瘦了,气色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通过嗓音状态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并给出贴心的生活建议。班上的同学说:“放假她叮嘱安全,期末催复习,奖学金申请会帮我们争取,还关心我们专业进度和毕业计划,所以我们早早做了准备。她还鼓励我们积极参加“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和“三下乡”等公益活动,让我们体会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无论他们是计划考研还是找工作,还是成为教师还是走向舞台,她都会为学生们勾勒出清晰的人生图画。

她始终认为,当学生的心灵被作品点亮,他们的歌声才能真正承载“道”。而师生在共同探索作品深意时所产生的默契与共鸣,便是教育中最珍贵的 “以心传心”。

讲台方寸,她播撒下艺术与文化的种子;舞台光芒,她展现着党员教师的担当。在丁姣老师看来,那最动人的时刻,莫过于看见学生的眼眸因读懂作品而闪亮,听见他们的歌声因注入灵魂而饱满。这便是一位师者最欣慰的收获,也是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相长”的路上,奏响的最美妙的青春乐章。

(责任编辑:李亮菁 审稿:蔡奕 审发:喻俊)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

湖南理工学院东院4号教学楼(音乐楼)

邮编:414006
E-mail:music@hnist.edu.cn


招生联系人:胡丹阳  电话:0730-8648860(行政办公室)、0730-8646327(学生办公室)

ICP备案号:Copyright ©2017  湘ICP备06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