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舞蹈学(130205)培养方案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25-05-16 19:03 点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舞蹈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舞蹈实践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从事舞蹈表演、教学、编创的应用型、复合型舞蹈人才。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的公民素养和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养目标2:具备良好的舞蹈学基本理论素养、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3:具备较好的舞蹈表演能力;
培养目标4:具备从事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的能力;
培养目标5:具备较强的社会文艺活动组织能力与表演能力;
培养目标6:具备编创与指导群众文艺活动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7: 具备自主、终身学习能力。

二、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素质要求

指标1.1 思想道德素质:

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所从事的舞蹈事业,对本职工作有责任感与敬业精神。

指标1.2 文化素质:

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艺术素养、人文修养与情怀以及创新精神和一定的舞蹈创新能力。

指标1.3 专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能够通过舞蹈表演、创编和教学来继承和弘扬民族舞蹈文化,理解世界舞蹈文化的多样性。

指标1.4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毕业要求2:知识要求

指标2.1 通识知识:

   具有文学、外语、哲学、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体育、军事基本知识。

指标2.2 学科基础知识:

具有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必备的舞蹈基础知识

指标2.3 专业知识:

   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掌握分析舞蹈作品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扎实的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创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3:能力要求

指标3.1 舞蹈表演能力:

具备较好的舞蹈表演技能和基本素质,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舞蹈技术、技巧表演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指标3.2 舞蹈教育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了解并初步掌握舞蹈教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策划与组织舞蹈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

指标3.3 舞蹈创编能力:

   掌握舞蹈编导的基本技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编导能力;掌握常用舞蹈风格以及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多种舞蹈形式的创编能力;能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

指标3.4 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掌握舞蹈实践和排练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舞蹈排练和实践能力,具有组织辅导群众舞蹈活动的能力。

指标3.5 舞蹈研究能力:

能够运用舞蹈学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舞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及阐释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播、普及舞蹈文化知识的能力;具备对人类舞蹈文化活动的发展历史及本质规律开展研究的基本能力。

指标3.6自主、终身学习能力: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需求,继续在舞蹈学专业发展或跨领域工作与学习。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毕业要求1.1

H







毕业要求1.2


H

M

M

M

M


毕业要求1.3


H

H

H

H

H

H

毕业要求1.4

H







毕业要求2.1

H






M

毕业要求2.2


H

M

M

M

M

H

毕业要求2.3


H

M

M

M

M

H

毕业要求3.1



H

M

M

M

M

毕业要求3.2




H

M

M

M

毕业要求3.3




M

M

H

M

毕业要求3.4





H

H

M

毕业要求3.5


M




H

H

毕业要求3.6







H

三、培养特色

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指导,把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舞蹈人才基本定位,明确为地方文化、教育、媒体、社区街道基层单位培养舞蹈专门人才目标,构建以编创课程实践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构建融通湘北地域传统舞蹈文化编创能力的培养特色。

四、主干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五、学位课程

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 、芭蕾舞基础训练(4)、古典舞基础训练(4)、现代舞基础训练(3)、民族民间舞(4)、编舞技法(3)、剧目排练(4)

六、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学分制管理。

2)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其他教学环节,达到规定的163学分,并修完规定必修但不计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方可毕业。满足《湖南理工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方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统计

1)课程学分分配表

课程模块及具体类型

最低学分要求

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37

732

22.69%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8

128

4.9%

学科基础课程

15

238

9.2%

专业基础课程

54

872

33.12%

专业方向课程

14

224

8.58%

集中实践

27

432

16.56%

素质拓展

8

128

4.9%

合计

163

2722

100%

毕业总学分标准

163

2)实践环节学分分配表

实践环节类别

学分

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备注

集中实践

27

432

16.56

含军训

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

54

884

33.12


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含限选)

64

1024

40.49


素质拓展

8

128

4.97


合计

89-99

1428-1568

55.28-61.49




八、课程与毕业要求相关性矩阵


课号

课程名程

毕业要求

1.1

1.2

1.3

1.4

2.1

2.2

2.3

3.1

3.2

3.3

3.4

3.5

3.6

91A1F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91A1F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91A1F0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91A1F00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91A1F0050

形势与政策





H









91A9F0020

军事理论





H









91A0F001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H













91A0F002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H













A1A0F0033

创业基础

H













91A9F00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91A4F0021

大学计算机基础





H




M





91A3F0011

大学体育(1)





H









91A3F0022

大学体育(2)





H









91A3F0033

大学体育(3)





H









91A3F0044

大学体育(4)





H









91A2F0011B

大学外语B(1)





H









91A2F0012B

大学外语B(2)





H









92A2F0013C

大学外语B(3)





H









92A2F0014A

大学外语B(4)





H









91A3F0050

体质健康测试




M










7113F0012

中国舞蹈史






H








7113F0023

外国舞蹈史






H








7113F0032

舞蹈作品赏析






H








7113F0045

舞蹈艺术概论






H








7113F0054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H








7113F0067

舞蹈教学法









H





7113F0071

基本乐理






H








7113F0082

视唱练耳






H








5113F0091

芭蕾舞基础训练(1)








H






5113F0102

芭蕾舞基础训练(2)








H






5113F0113

芭蕾舞基础训练(1)








H






5113F0124

芭蕾舞基础训练(2)








H






5113F0131

古典舞基础训练(1)








H






5113F0142

古典舞基础训练(2)








H






5113F0153

古典舞基础训练(3)








H






5113F0164

古典舞基础训练(4)








H






5113F0173

现代舞基础训练(1)








H






5113F0184

现代舞基础训练(2)








H






5113F0195

现代舞基础训练(3)








H






5113F0202

民族民间舞(1)








H






5113F0213

民族民间舞(2)








H






5113F0224

民族民间舞(3)








H






5113F0235

民族民间舞(4)








H






5113F0243

剧目排练(1)











H



5113F0254

剧目排练(2)











H



5113F0265

剧目排练(3)











H



5113F0277

剧目排练(4)











H



4213F0284

编舞技法(1)










H




4213F0295

编舞技法(2)










H




4213F0307

编舞技法(3)










H




4213F0325

舞蹈简笔画












H


4213F0335

舞台灯光











H



4213F0345

影视文化





H









4213F0315

中国古典舞

风格性训练(1)








H






4213F0387

中国古典舞风格性训练(2)








H






4213F0367

湘北民俗民间舞蹈文化



M








H



4213F0377

舞蹈意象概论






H








4213F0397

湘楚乐舞












H


4213F0407

民族民间舞风格性训练








H






2113F0386

见习













H

2113F0396

实习













H

3113F0407

班级毕业晚会











M


H

1113F0418

毕业综合训练












H


3113F0423

专业实践(1)











H



3113F0434

专业实践(2)











H



3113F0445

专业实践(3)











H



3113F0457

专业实践(4)











H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1)通识教育课程(应修 45 学分,其中必修 37 学分,选修 8 学分)

课程类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学时

课程周学时数与开课学期

考核

方式

总计

讲授

1

2

3

4

5

6

7

8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91A1F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0

8


3







91A1F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0

8

3








91A1F0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0

8




3





91A1F00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64

16



4






91A1F0050

形势与政策

2

32

16

16

1-7学期

91A9F0020

军事理论

2

32

32


1-2学期







91A9F0030

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

2

32

28

4

1-2学期







9106F0012

大学语文

2

32

32


2








91A2F0011

大学外语B(1)

2

48

16

32

4








91A2F0012

大学外语B(2)

2

48

16

32


3







92A2F0013

大学外语B(3)

2

32

32




2






92A2F0014

大学外语B(4)

2

32

32





2





91A3F0011

大学体育(1)

1

32

2

30

2








91A3F0022

大学体育(2)

1

36

4

32


2







91A3F0033

大学体育(3)

1

36

4

32



2






91A3F0044

大学体育(4)

1

36

4

32




2





91A3F0050

体质健康测试


6


6

1-6分年度进行

91A4F002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56

10

46

4








91A0F001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

1

18

18


2








必修小计

37

720

472

248










通识教育课程

选修


公共艺术与审美体验

2




本专业必选(需选修除舞蹈学专业之外的公共艺术课程。)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本专业任选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

2




本专业必选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本专业任选


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





本专业任选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本专业任选

选修小计

1-7学期需修满8学分


合计

45














2)专业教育课程(应修83分,其中必修69学分,选修14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学时

课程周学时数与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总计

讲授

1

2

3

4

5

6

7

8

科类基础课程

必修

7113F0012

中国舞蹈史

2

32

32



2







7113F0023

外国舞蹈史

2

32

32




2






7113F0032

舞蹈作品赏析

2

32

32



2







7113F0045

舞蹈艺术概论

2

32

32






2




7113F0054

中国民间舞蹈

文化

2

32

32





2





7113F0067

舞蹈教学法

2

32

32








2


7113F0071

基本乐理

1

14

14


2








7113F0082

视唱练耳

2

32

32



2







类别小

15

238

238











专业核心课


必修

5113F0091

芭蕾舞基础训练(1)

3

52


52

4








5113F0102

芭蕾舞基础训练(2)

4

64


64


4







5113F0113

芭蕾舞基础训练(3)

2

32


32



2






5113F0124

芭蕾舞基础训练(4)

2

32


32




2





5113F0131

古典舞基础训练(1)

3

52


52

4








5113F0142

古典舞基础训练(2)

4

64


64


4







5113F0153

古典舞基础训练(3)

2

32


32



2






5113F0164

古典舞基础训练(4)

2

32


32




2





5113F0173

现代舞基础训练(1)

2

32


32



2






5113F0184

现代舞基础训练(2)

2

32


32




2





5113F0195

现代舞基础训练(3)

4

64


64





4




5113F0202

民族民间舞(1)

4

64


64


4







5113F0213

民族民间舞(2)

4

64


64



4






5113F0224

民族民间舞(3)

4

64


64




4





5113F0235

民族民间舞(4)

4

64


64





4




5113F0243

剧目排练(1)

2

32


32



2






5113F0254

剧目排练(2)

2

32


32




2






5113F0265

剧目排练(3)

2

32


32





2




5113F0277

剧目排练(4)

2

32


32







2


类别小计

54

872












专业方向课程

限选

4213F0284

编舞技法(1)

2

32


32




2





4213F0295

编舞技法(2)

2

32


32





2




4213F0307

编舞技法(3)

2

32


32







2


4213F0315

中国古典舞风格性训练(1)

2

32


32





2




4213F0387

中国古典舞风格性训练(2)

2

32


32







2


4213F0325

舞蹈简笔画

1

16

16






2




4213F0335

舞台灯光

1

16

16






2




4213F0345

影视文化

2

32

32






2




4213F0367

湘北民俗民间舞蹈文化

2

32


32







2


4213F0377

舞蹈意象概论

2

32

32








2



4213F0397

湘楚乐舞

2

32


32







2



4213F0407

民族民间舞风格性训练

2

32


32



2






类别小

14

224












合计

83

1334













3)实践创新模块(应修 35学分,其中必修 27学分,选修 8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课程起始周与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4

5

6

7

8

集中实践

必修

31A9F0011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2

2w

1-2









91A0F002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1

20






2




2113F0386

见习

0.5

1W






1




2113F0396

实习

7.5

15W






2-16




3113F0407

班级毕业专场

4

8W







7



1113F0418

毕业综合训练

4

10W








1-

10


3113F0423

专业实践(1)

2

32



2







3113F0434

专业实践(2)

2

32




2






3113F0445

专业实践(3)

2

32





2





3113F0457

专业实践(4)

2

32







2



必修小计

27

416











素质拓展

必修

A1A0F0033

创业基础

2

32



2







A1A9F0011

社会实践

1

32

1-7学期



A1A9F0021

劳动教育

1

32



选修

A213F0467

考赛考证与创新实践

4

64



A210F1148

职业素养技能培训(校企合作)

2

32




选修小计

素质拓展部分≥8学分



十、有关说明

(一)教学安排

本专业培养方案依常态情况4年学制进行设计。第一学期按16周(含军训、入学教育、等),第二至七学期按16周安排教育教学,第八学期按14周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含毕业汇报、毕业设计答辩等)。

(二)考核及成绩记载、学分绩点计算及效用

1、必修课: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类。

2、本院选修课,一律实行考查,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讨论、提交作业或论文等,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与不及格报,及格与及格以上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和绩点。

3、军训、社会实践等实行考查,由负责部门报成绩学分且按绩点计算效用。

4、考核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五级制和两级制等3种,实行学分制和学分绩点制,考核成绩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如下。

5、学分绩点计算及效用

考核不合格经补考或重修后合格的课程(或学生主动申请重修合格课程),均按最好成绩载入档案,并依最高分数计算绩点。

学分绩点是学生申请免听免修课程、奖励学分、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学生在有效学习期限期间取得毕业资格,且专业“核心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2.0,同时符合学校授予学位其它条件的,可获得学士学位。

(三)关于科类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

如有学生获得省级专业类大赛(如省级“大学生技能比赛”)省级二等奖以上(含二

等奖)奖励,可由个人申请,经本院教学管理人员认可充抵“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相同或相近某专业课程一个学期的学分。

(四)关于“专业方向”课程

1、学生根据学业所长选取专业限选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方向修读不同方向的限选课程。

2、由于编舞技法课程授课的特殊性,学生限选名额的设定,由舞蹈教研室按照第二学期专业期末考试学生成绩设定分数线开课,第4-6学期名额均由上学期期末专业考试成绩平均分设定。(专业考试成绩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方可参加选修)

3、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在专业方向类课程当中至少获得14学分。

(五)关于“实践创新模块”

1.见习实习

见习:第6学期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深入到行业、文化部门或教育单位见习教学活动或文艺活动,为毕业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实习:由学院统一安排进行集中见习,实习学期为第6学期。

根据见习、实习综合评价,合格者共计8学分。

2、艺术实践

1)班级毕业专场:第7学期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班级毕业舞蹈专场,参与学生每人计4学分。

2)专业实践: 由各任课老师负责排练经典舞蹈作品或原创舞蹈成品,参加社会艺术演出。

3、考赛考证与创新实践

包括在校期间完成学科及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类项目、舞蹈活动观摩与实践、个人或小组专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作品、职业技能证书以及助教助管等,具体学分认定如下:

学科及专业竞赛

本部分的考赛学分只赋予学科或专业考赛项目,须由学生申报,教辅人员审查证书原件,赋予相应学分。

获奖等级

国家级

省级

校级

个人一等奖/集体一等奖

4

3

2

个人二等奖/集体二等奖

3

2

1

个人三等奖/集体三等奖

2

1

0.5

个人优胜奖/集体优胜奖

1

0.5

0

获集体奖的每位成员均可获得相应层级的学分;同一种赛事活动分获不同层级奖励,以所获最高学分认定,不予累计;如同时获个人与集体奖励,则可以累计;此项目获得奖励的学分以每次竞赛活动计算,参与的学分每学期核算1次;在校期间可以累加,最高限制认定5学分。获省级二等奖的学生另可享受本细则(二)关于“学科基础及专业理论平台”的折算专业课程一学期学分的奖励。

大学生创新实验类项目

立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类项目或项目获奖,国家级计4分,省级计2分,校级计1分。

个人或小组专场

在校期间,学生单独或两三位学生合作举行舞蹈专场,由本院专业教研室核准可每人次计4学分。

舞蹈活动观摩与实践

在校期间,每学年参与观摩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舞蹈专场,参加社会舞蹈演出实践、调研等活动2次以上,毕业前提交4篇以上讲座心得体会,经学院教辅人员审查合格后计2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或作品

学生如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教辅人员审核原件通过,以每发表一篇(不含转载)计算:

刊物级别

作者排名

国内核心刊物

国内一般刊物

  独立完成

   4

   3

  第一作者

   3

   2

  第二作者

   2

   1

如发表学术论文被权威检索机构(人文社科SSCI,人大复印)检索,则另计2学分;在校期间可以累加,最高限制认定6学分;超出部分可以转换或冲抵论文涉及学科知识相关课程的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出版具有发行刊号的著作/译著/专辑,以著作/译著/专辑原件作为审核依据,发表在不同媒介的相同著作/译著/专辑不予累计,但不同的著作/译著/专辑可以累加学分,最高限制认定学分6分。超出部分可以转换或冲抵出版内容涉及学科知识相关课程的学分。

作者排名

著作/译著/

专辑

独著

5

4

副主编

3

2

参编

2

1

职业技能证书

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级各类水平等级证书(含社会舞蹈能力考级证书;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等),赋分标准如下:

计算机水平证书等级

国家级四级

国家级三级

国家级二级

     

   3

 2

  1

学生所获外语水平等级证书学分不予累计,赋分标准如下:

全国英语水平等级

六级

四级

三级

     

     3

    2

     1

业余舞蹈考级 学分不予累计,赋分标准如下:

活动名称

     

学分

业余舞蹈考级

   业余舞蹈8级以上

3

业余舞蹈8级

2

 业余舞蹈6-7级

1

在校期间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可获得3学分,学科考赛模块累计学分最高为5学分。

助教助管

学生实质性参与学院助管助教工作,视参与程度由分管院领导认定,可赋予 1-2学分。

职业素养技能培训

学生参加有校企合作单位和学院共同组织开展的相关职业素养或技能培训,通过企业考核,可认定2学分。

十一、专业负责人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学位

专业领域

1

王伟男

副教授

学士学位

舞蹈学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院路

湖南理工学院东院4号教学楼(音乐楼)

邮编:414006
E-mail:music@hnist.edu.cn


招生联系人:赖静  电话:0730-8648860(行政办公室)、0730-8646327(学生办公室)

ICP备案号:Copyright ©2017  湘ICP备06001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