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为全面了解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特制定本办法。
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一)跟踪对象
学院近5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重点关注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群体。
(二)跟踪内容
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毕业时间、所学专业等。
2. 就业信息:就业单位性质、岗位类别、薪资待遇、就业地区、就业满意度等。
3. 职业发展信息:职业晋升情况、专业技能应用与提升、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业绩与成果等。
4. 对学院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建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师资队伍水平、校园文化与学生活动的影响等。
(三)跟踪方式
1. 问卷调查
设计专门的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定期通过电子邮件、在线问卷平台等方式向毕业生发放。问卷内容应涵盖跟踪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开放性问题,以便全面收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量化数据报告,同时整理毕业生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2. 实地走访
组织学院教师、就业工作人员等定期走访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与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同事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职业素养以及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实地考察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
走访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资料留存。走访结束后,撰写走访报告,总结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3. 电话访谈
针对部分未能及时回复问卷或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跟踪。电话访谈前应制定详细的访谈提纲,明确访谈目的和重点内容。
访谈过程中要认真倾听毕业生的声音,记录访谈要点,对于毕业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给予回应和解释。访谈结束后,整理电话访谈记录,补充到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库中。
4. 校友活动
定期举办校友联谊会、校友讲座、校友座谈会等活动,邀请不同届别、不同专业的校友回校参加。通过校友活动,搭建校友与学院沟通交流的平台,了解校友的职业发展历程、成功经验以及对学院发展的期望和建议。
安排专人负责校友活动的组织与信息收集工作,对校友在活动中分享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校友活动反馈报告。
(四)跟踪周期
每年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1. 问卷调查:于每年5月份向毕业1年和毕业5年的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截止时间为5月30日,并在6月完成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
2. 实地走访:每年10月确定走访单位和毕业生名单,11月开展实地走访工作,走访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成走访报告撰写。
3. 电话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情况,在每年5对部分毕业生进行电话访谈,并在访谈结束后一周内整理好访谈记录。
4. 校友活动:根据学院校友工作安排,不定期举办校友活动,活动结束后两周内完成反馈报告撰写。
三、社会评价机制
(一)评价主体
1. 用人单位:包括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各类演出团体、文化机构、学校等接收学院毕业生的单位。
2. 行业协会:音乐行业相关的专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它们对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标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3.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成长成才情况有一定的观察和感受,其评价能够从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角度反映学院的教育效果。
(二)评价内容
1. 毕业生质量评价
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如演奏、演唱、作曲、指挥等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应用程度。
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职业适应能力: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要求,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2. 学院教育教学评价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学院开设的专业是否符合音乐行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专业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完善。
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的评价。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效果,学院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贡献度。
(三)评价方式
1. 用人单位评价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定期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质量评价问卷或征求意见函,了解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整体评价和具体意见。问卷内容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相应的指标和问题,采用量化评分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
组织用人单位座谈会或访谈,邀请部分用人单位代表来校参加会议或进行个别访谈,深入探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听取用人单位对学院发展的建议和需求。
2. 行业协会评价
加强与音乐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学术研讨会、专业竞赛、行业标准制定等。通过行业协会平台,了解行业对学院人才培养的评价和期望,获取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信息。
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工作,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3. 学生家长评价
4. 在学生入学时收集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家长信息沟通平台,如家长微信群、QQ 群等。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通过平台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
召开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亲身感受学院的教育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面对面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给予回应和解答。
(四)评价周期
1. 用人单位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毕业生质量评价问卷调查,时间与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同步进行;每两年组织一次用人单位座谈会或访谈,具体时间根据学院工作安排确定。
2. 行业协会评价:根据学院与行业协会的合作项目和活动安排,不定期获取行业协会的评价信息,并在学院开展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或专业建设项目时,主动邀请行业协会专家进行专项评价和指导。
3. 学生家长评价: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满意度调查,通过信息沟通平台发放问卷;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初或学期末。
四、运行管理办法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成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系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就业工作人员等。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制定工作方针和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审核工作成果报告,根据反馈意见和评价结果制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
2. 设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或教学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的日常组织与实施。
其职责包括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和相关评价表格,组织开展跟踪调查、走访、访谈、校友活动等工作,收集、整理、分析各类反馈信息和评价数据,撰写工作报告和分析报告,建立和维护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库和社会评价数据库,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等。
3. 各系部职责
各系部负责协助学院开展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组织本系教师参与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工作,收集本系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和反馈意见,结合专业特点对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本系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组织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作。
(二)信息收集与整理
1. 建立信息收集渠道
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的各种方式,广泛收集来自毕业生、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信息。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按照毕业生个人信息、就业信息、职业发展信息、对学院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建议以及社会评价主体对毕业生质量和学院教育教学的评价等类别进行归档,建立规范的信息库和数据库,便于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2. 信息审核与筛选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核,剔除无效信息和重复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一些模糊不清或存在疑问的信息,要及时与信息提供者进行沟通核实。
根据研究目的和分析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和内容,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提供有力支持。
(三)分析与应用
1.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对于问卷调查数据等量化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百分比等,绘制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对于访谈记录、书面意见和建议等定性信息,采用文本分析、内容编码等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关键主题和观点。
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手段,深入挖掘信息背后的规律和关系,如毕业生就业质量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2. 结果应用
根据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结果,形成年度工作报告和专项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发现和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和建议等。工作报告提交学院领导班子、各系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学院决策和管理的参考依据。
将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结果应用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等。针对用人单位和社会提出的人才需求和培养建议,及时调整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确保学院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
(四)监督与考核
1. 建立监督机制
学院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师生和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的监督和投诉,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2. 考核评价
制定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办公室、各系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质量、分析报告的撰写水平、工作成果的应用效果等方面。
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个人和部门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或未完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和督促整改,确保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院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音乐学院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