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质量目标
1. 培养具备扎实音乐理论基础、高超演奏(演唱)技能、创新艺术思维和良好文化素养的音乐专业人才。
2. 确保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适应音乐表演、教育、创作等多方面工作需求,且在各类音乐赛事、演出及教学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二、教学质量组织保障
1. 成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系主任、教学秘书、骨干教师代表等。负责制定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统筹协调各项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2. 设立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教学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保障
1. 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每年引进2-3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丰富实践经验的音乐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培训、音乐赛事等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参与培训或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且培训时长不少于10学时,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
建立教师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同行互评、领导评教等活动,根据评价结果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进行帮扶与整改,如连续两学期评价不合格,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
2. 教学设施与教材建设
定期维护和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如乐器、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室等,确保教学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满足教学需求。
成立教材选用与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要求,选用优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等,且近三年选用新出版教材比例不低于70%。同时,鼓励教师编写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每学年至少有1部新教材立项编写或出版。
四、教学过程保障
1. 课程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依据音乐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培养需求,每学年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课程设置的前瞻性与实用性。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符合本科教学要求,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少于30%。
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与管理,教学大纲应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内容,且每4年进行一次修订完善。新开课程必须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核程序,审核通过后方可开课。
2. 教学计划执行
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授课学时。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应提前填写《教学计划变更申请表》,经系主任审核、教学副院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日常检查与监督,教学秘书每周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教师到岗、学生出勤、教学秩序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处理。学院领导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教学巡查,了解教学整体状况。
3. 实践教学管理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音乐会(演出)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并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文艺团体、音乐培训机构、中小学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实习基地数量,每个专业至少有6个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需求。定期组织学生实习工作,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实习结束后及时收集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对实习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实习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1. 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综合运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等多种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学生参与评教率达到[X]%以上;同行互评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每位教师参与互评不少于[X]人次;学院教学督导小组定期对课堂教学进行随机听课,每位督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X]节,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通过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在线教学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及时了解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定期形成教学质量报告,向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向全体教师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2. 教学评估
定期开展专业评估,每4年对学院各专业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专业定位、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对优势专业给予重点支持与发展,对薄弱专业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提升,如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可考虑调整或停办该专业。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外部评估工作,按照评估要求认真组织材料,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评促建,不断提高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六、教学质量改进
1. 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结果,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深入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改进方案。
2. 教学质量改进方案应明确改进目标、具体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等内容,并将改进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系、各部门和每位教师。各系、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改进工作,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改进工作进展情况。
3. 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对教学质量改进工作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及时了解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对改进工作成效显著的系、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改进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继续整改,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音乐学院
2022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