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周力老师在4101教室主讲湘北国家级非遗项目“巴陵戏”胡琴音乐讲座。周老师将个人对巴陵戏伴奏音乐的科研与实践心得,以胡琴伴奏音乐的视角,引领师生走进巴陵戏音乐的世界,欣赏巴陵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因艺人都出自巴陵、湘阴和临湘而得名。又因它的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是岳阳(旧称岳州府),民间称之为岳州班。巴陵戏是湘北地区戏剧的代表,2006年6月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名录。
本次讲座首先对巴陵戏的发展概况、唱腔、伴奏构成等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胡琴在巴陵戏中的具体运用来呈现其音乐风貌,具体展示巴陵戏不同类型的戏曲音乐过门及其丰富的胡琴曲牌音乐。周老师先后演奏了巴陵戏传统剧目《何腾蛟》、《六郎斩子》中的伴奏音乐片段,及“节节高”、“琵琶谱”、“北正宫”、“白衫洞”等具有代表性的巴陵戏曲牌等。最后集中探讨巴陵戏弹腔中的胡琴伴奏音乐特征,对弹腔南北路的弦法、演奏技巧及其在不同行当中的音乐伴奏要求等进行具体分析,并聆听欣赏巴陵戏“南转北”经典唱段《关公盘貂》片段等。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较为全面地从器乐音乐的角度了解了巴陵戏的音乐特点,加深了胡琴作为戏曲伴奏乐器的认知。巴陵戏胡琴伴奏涵盖了戏曲人物、唱腔、板式等极其丰富的表演艺术内容,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学习。
(责任编辑:葛传才 审稿:蔡奕 审发:黄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