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我院器乐教研室于音乐厅举办了2022年上学期古筝艺术实践音乐会。我院院长柳青、党委书记黄皓华、庞毅副院长、冯毅副院长、刘栋梁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蔡奕以及各教研室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由朱益红、舒珊老师指导,19级、20级、21级古筝专业学生联袂演出。全体同学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把精彩的表演呈现给大家,也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1. 《梦回临安》 周展、盛秧曲
此曲是作者读岳飞《小重山》一词有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一段如烟的岁月往事中。描绘出了在激荡不安的战争岁月中,勇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的场景,金戈铁马激烈的战争场面以及壮志未酬、满腔惆怅化作一腔的悲愤之情,催人奋进。
演奏者:
筝一:夏智杰、文斯颖、谢沁倪
筝二:聂军、杨天晴、邱镜羽
筝三:吴周洲、周亚轩、刘思思
大锣、吊拨:赵宇
大鼓、军鼓:傅学
2. 《彝族舞曲》 王惠然曲,袁莎改编
乐曲改编自王慧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
演奏者:
筝一:孙靖云
筝二:周玉枫
筝三:刘卓、李盈
手鼓:凌子成
3. 《四段锦》赵玉斋曲
乐曲由《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四首山东大板筝曲以连奏的形式组成,主要描写了家乡的优美景色和人们载歌载舞、庆贺丰收之喜的愉悦心情,热情奔放、朴实无华,集中体现了山东筝曲的风格和技法特点,抒发了人们对锦绣山河的热爱之情与美好的生活向往。
演奏者:2020级曹泽一
4.《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周成龙改编
乐曲原为刘铁山、茅源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首西洋管弦乐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及多种乐器的独奏曲。移植为筝曲后,不仅充分发挥了古筝自身的特点,并保留了原曲的风格,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青年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场景和他们欢乐幸福的心情。
演奏者:
筝一:文斯颖、吴周洲、谢沁倪
筝二:聂军、邱镜羽、杨天晴
筝三:夏智杰、刘思思、周亚轩
5.《云之南》 云南民歌
乐曲是根据《月光下的凤尾竹》和《弥渡山歌》改编而成。《云之南》将两首云南民歌进行巧妙融合,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乐曲还加入了手鼓加以伴奏,让整首音乐更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竹林间、月光下,茶马古道上,仿佛听到从远处传来的悠扬的歌声。
演奏者:
筝一:焦姝毓、张宇琳、吴佳慧、包倩倩
筝二:吴姝、余子怡、曹泽一、王薇婷
筝三:詹妍、杜宝璇、许紫凡、曹嘉遇
手鼓:凌子成
6. 《樱花》 焦力改编
这是一首日本民歌,创作于江户时代末期,后由日本著名音乐家清水修整理。乐曲生动而真率地表现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赏花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意趣。这支曲子是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的基架上构筑而成,民族风味十分浓郁。乐曲后被焦力教授改编为古筝二重奏。
演奏者:
筝一:夏智杰
筝二:聂军
7. 《让我们荡起双桨》刘帜曲,何占豪改编
乐曲原是一首儿歌,创作于1954年,由刘炽作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在1955年成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描绘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后被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改编为了古筝三重奏。
演奏者:
筝一:孙靖云
筝二:李盈
筝三:周玉枫、刘卓
8. 《溟山》王中山曲
这是1991年,王中山先生采用湘西地方音乐素材,运用较为新颖的创作手法写成的作品。乐曲描述了一座悠远神秘的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本曲在演奏技法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在乐曲的中段,左手快速弹奏技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演奏者:2021级聂军
9. 《天山之歌》袁莎、刘奇曲
乐曲是根据新疆民歌《送我一支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天山之春》等歌曲素材创编而成。全曲节奏明快强烈,情绪奔放热情,歌唱着美丽灿烂的春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激情满怀而朝气蓬勃,新疆人民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们浪漫奔放的天性,以及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诚挚热烈的爱。
演奏者:
筝一:焦姝毓、余子怡、包倩倩、张宇琳、曹泽一
筝二:吴姝、詹妍、吴佳慧
筝三:王薇婷、许紫凡、曹嘉遇、杜宝璇
手鼓:傅学
本次古筝艺术实践音乐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我院在注重提升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贯彻了“音乐学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扎实推进艺术实践体系构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葛传才 审稿:蔡奕 审发:黄皓华)